师范生“免费”变“公费”,是换汤不换药吗?
目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对公费(免费)示范生政策进行调整,希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免费”变“公费”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吗?
有文章认为,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一字之改,体现出了政府对公费师范生的重视、关怀与期待。
但是,免费师范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公费师范生”阶段是否会有改变呢?教师人才培养的根源在哪里?
时间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被称为是“中师生”。这些中师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为了壮大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应运而生。有老师称,“中师,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后辈永远敬仰的珠峰。”
和现在的免费师范生一样,中师教育是为了支持教师的培养。与免费师范生不同的是,中师教育是真正的全科教育。学校不分系,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所有计划的课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这是中师生的特点,也是教师的培养方向。
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吴辉回忆起三年的中师生活说,中师的学习生活不以升学为目的,更加注重教育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中师的生活是快乐且充实的。普通话、三笔字、弹唱、简笔画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各种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交错举行。
在很多中师生的回忆中,中师是“灵魂工程师“的摇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