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为自主招生保驾护航
到了2012年,全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已经达到了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考19.8万人,实际录取10.7万人。
随着自主招生范围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问题也开始慢慢出现。
“当时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公平,觉得自主招生的面试和命题不规范,人为因素造成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在自主招生的初期,确实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
各种针对自主招生“降分录取”优惠投机取巧的买卖和造假利益链条开始暗中发展,出现了证书、发明、专利造假等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行为。
各种问题的出现,使自主招生政策遭到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质疑。
对此,作为曾经自主招生的一员,李帅君认为,自主招生虽有降分政策,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权利,“自主招生和保送不一样,不代表通过就可以上大学,高考成绩仍然是关键,所以批判不公平、暗箱操作,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
“自主招生更多的应该是保底,我们那届很少有学生是通过自主招生进了自己原本上不了的学校,基本能拿到资格的,本身也有能力考上,自主招生只是多了一个发挥失常的保障。”
李帅君认为,很多质疑自主招生的家长或学生都是没有参加过的,“他们只看到了降分的结果,没有看到背后要付出的双倍努力,当时既要备战高考,还要分身准备自主招生考试。”
“我中考是县城里通过自主招生第一个考进合肥一中的学生,高考又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入的大学,本科结束后研究生保送到了同济大学,很多人觉得我一路踩着政策的门槛,很幸运,但实际上踏上这些门槛,每一步都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高考自主招生政策顺利实施了十多年,期间也在不停的完善和调整。
2013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加强考务和录取过程管理,强化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教育部将对试点高校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凡是政策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的,一律停止试点资格。
2015年,自主招生政策又做出了新调整,将自主招生考核调整到了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同时规定招生考核实行四级信息公开制度,严查各类违规行为。
今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在自主招生历史上首次提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
对于这个通知的出台,虞立红认为在现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制定的任何政策,都是积极的层面,也会有负面的问题,我们自主招生政策设计得再好,没有制度保障都是不行的,”
她认为,自主招生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如果高校不能科学公正地选材,招生过程中掺杂其他的内容,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用制度来束缚。
“现在通过阳光高考、不断地公示、录像、学生考场双随机,已经把人为的因素屏蔽了好多了,我觉得在一定意义上讲,已经是很能保障的了。”虞立红表示,未来还应当加大违规的处理力度。
刘海峰认为,除了出台严厉的惩罚措施,也应该对自主招生的比例进行限制,“目前自主招生还处于尝试阶段,有一点弹性空间就很容易被别人钻空子,所以不能扩大到太大的范围,一大就更容易出现问题,还是应当坚持控制自主招生比例。”
(澎湃新闻)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全日制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咨询电话或微信号13316198699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全日制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咨询电话或微信号1331619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