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姓“高”
虚荣心在作怪?
贾少华认为,现在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上高职,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强调姓“高”的问题,而应该强调姓“职”的问题。“我不反对高职姓‘高’,反对的是姓‘高’的这一套做法。”贾少华说。
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看来,高职院校首先姓“职”,不是姓“高”,它的基词是“教育”。
“中职和高职都要关注人一生的发展,首先要强调一个字,就是‘职’,就是职业的属性。然后才加上了‘中等’和‘高等’这样的词语,不能只看后者,而忘记了前者。”姜大源说。
姜大源强调,见高等职业教育就说是专科,这也是错误的。技能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根据美国德国等国的研究,大国工匠的技能有7个层次,第7个层次就是实践。大国工匠的技能水平是像“钱老”(钱学森)那样不能取代的,他们应该有和“钱老”一样的社会地位。
贾少华也认为,高职院校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高”要体现在更高一个档次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强调精英教育,模仿本科的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让人难以下咽。
“从高职院校的领导到老师,总是希望把自己拔高,似乎这样才有面子,才有身份,才有尊严。归根到底就是一种虚荣心。”贾少华说。“我们教育改革,也是在迎合社会的虚荣心,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在贾少华看来,教育要引导社会民众的看法,而不是迎合社会这种错误的认识。“社会走偏了,教育也不应该走偏,更不能迎合,要通过引导纠偏。”
“高职试办本科,说是改革创新,实际上是为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贾少华举例,高职的学制由3年延长至4年,就是一种迎合社会虚荣心的表现。学校利用了家长、学生的虚荣心,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令人担忧的是,家长、学生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付出了孩子的青春和家庭的金钱,而学校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副厅级有可能变成正厅级”。
在美国访学期间,贾少华发现,美国曾经的大学也像中国今天的大学,热衷于升格,两年制的社区学院要升格为本科,普通本科要升格为研究型大学。但是后来,美国厘清了办学思路,即需要不同层次的大学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不同人的知识和素质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断然拒绝了让所有学校升格的想法和主张。甚至在加州,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大学不可以升格,社区学院永远是两年制,州立大学永远不能成为研究型大学。“我们也应该这样,用法的形式来规定高职不能升本科,人家走过的弯路,我们为什么要重走?”贾少华说。
2015年秋成人高考自考全日制不用高考分数本校内就读,名额咨询QQ21530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