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一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成人高考自考专升本科行政管理专业里面的其中一门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是:00321.以下是中国文化概第5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的上课笔记。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的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中国古代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特征: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内容和特征: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
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所谓辨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及影响最大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一是“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二是“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三是“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二、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三、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四、“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涌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的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2) “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荀子;(3)“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4)“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5)“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3)“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状况: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道教的形成和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学艺术的关系:
(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魂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崇拜、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它的倡导者、创立者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
(2)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镇。)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道教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从六朝直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
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
(2)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三教由并行、合流而合一,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国治家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所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以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1)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学宗教化。(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3)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五伦十教:是孟子对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心存仁义;智勇诚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坚守节操。
儒家倡导君子人格的主要目的:儒家把君子塑造为众人切实可行的效法榜样,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3)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4)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六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
(1)文学艺术:《诗经》现存305篇,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当时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词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其他如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它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后来,经过汉魏时期的百戏,隋朝时期的歌舞。唐代的鼓舞戏和参军戏,已经开始以故事情节为主。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南宋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成为以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故有宾白之称。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戏曲虽然剧种纷繁、流派众多,但在总体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
(3)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 “舞”,“舞”时必奏乐;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宋代的词曲等,都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产生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周代楚国的地方乐歌就十分流行,并且出现了风格上的高雅与通俗之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后来分别成了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代名词。秦统一六国后,秦地本土音乐和东方六国音乐出现了大融合,胡地音乐也对秦乐产生了一定影响。魏晋至唐代,南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进一步与汉族音乐交融,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音乐形态“清商曲”。此时,还出现了中国佛教音乐。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导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舞蹈便成了娱乐神灵,向神灵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宗教巫术气息。周代正统舞蹈的巫术气息逐渐淡化,而被赋予很强的教化性质。(当时的宫廷雅乐体系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秦汉时期,随着民间百戏的繁荣,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逐渐成为一种不同阶层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舞蹈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唐代的舞蹈可谓盛及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发展到唐代,基本上以达到了顶峰。宋元以后,随着戏曲的兴起,舞蹈逐渐成了戏曲的附庸。从总体上看,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的精美图饰,标志着当时的绘画技艺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大规模的宫室建筑,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东汉时期,绘画艺术以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这种转变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绘画美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在内容上,唐代绘画更加面向现实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在体裁上,人物画登上了艺术顶峰,山水画得到了迅速发展,花鸟画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在风格上,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工笔和写意竞盛,疏体和密体同兴。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兴起了一种现实主义的院体画风。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元代画家还明确提出书法入画的主张,强调诗、书、画的结合。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在思想上趋于崇古保守,因循模仿。在民间,以木版画为主的民间绘画得到了蓬勃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建筑本来是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但中国建筑却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以其所寄寓的丰富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1)“诗言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
(1)“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2)“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
(1)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尚意追求:《周易》是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魏晋时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魏晋以后,意境和神韵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追求目标。
(3)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膛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